视网膜本身分为两层,它的内层是感光层,可以感知外界射进来的光线,然后把信号传导到大脑,让我们看见这个清晰美好的世界。
视网膜的外层是色素层,起遮光的作用,这样形成了一个暗箱。眼球的后半段是一个暗箱,暗箱里充满了玻璃体。
在年纪小的时候,玻璃体是透明的、胶冻一样的状态,随着年龄的增长,它不断地向液体状态发展。一般到了45岁以后,它几乎成为了水样的状态,容易跟视网膜分开。
在这个分离的过程中,如果玻璃体跟视网膜有异常粘连,或是有外力的作用,包括突然受到重力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,这个时候容易造成视网膜的裂孔,一旦出现裂孔,玻璃体的液体会进入裂孔,从而导致视网膜脱落。
也是说,玻璃体变成液体后,一旦视网膜上有孔,液体会进入,逐渐把视网膜从地基上面分离开来,这是视网膜脱落。
视网膜脱落会致盲吗?
是的。如果液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,导致整个视网膜脱落,会处于一种失明的状态。眼球会慢慢塌陷,也叫眼球萎缩,不但会致盲,而且还会导致面部外观的改变。
据国内外数据显示,视网膜脱落的发生比例每10万人中有10~20人发生,平均15~17人。
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是一个促发因素,假如眼球处于静止状态,玻璃体是不牵拉到视网膜,但如果眼球突然运动,玻璃体运动快于视网膜运动,这个时候会产生牵拉,导致裂孔。
哪些人还需要特别注意视网膜脱落的问题呢?
中老年人、中高度近视患者,还有特殊职业的群体,比如羽毛球运动员或是跳水运动员,他们从事的运动冲击力快,作用大,会加重牵拉,所以这部分人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发人群。
另外,外伤也会导致视网膜脱落,全身性疾病,包括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血管硬化或是血管炎、免疫性的疾病,也会导致视网膜产生疾病,导致视网膜脱落。所以要引起重视。
视网膜脱落前期难被发现吗?有哪些信号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呢?
视网膜脱落在发病前期是有信号的。先可能有玻璃体的脱离,脱离的早期症状是飞蚊症。
许多人会觉得眼前有一只蚊子在飞来飞去,加重的时候会产生闪电感,相当于打雷前的一道亮光闪过,这是玻璃体牵拉视网膜产生的一个刺激。
如果这个时候及时到医院,只需要接受安全方便、价格也较低的激光诊治可以。
一旦错过了诊治时机,进一步发展,会产生一些暗影,比如眼前有一个黑影遮挡的感觉,这个时候视网膜已经开始脱落了。
一旦开始脱落,视野缺损,没法感光,如果液体进入,影响到眼后部视力敏锐的地方——黄斑,当液体浅的时候,会有变形的感觉;液体特别深了,视力下降会明显,也看不见了。
一旦出现视网膜脱落,该怎么办呢?
视网膜脱落后躺下休息,视力会暂时恢复,这也给人产生一种错觉,以为休息后病情会好转。事实并非如此,我们想象一下,如果躺着不动,眼球也没运动,这个时候液体进入少了,那么脱落的范围减少了,眼前的暗影慢慢变淡或变少,会误以为病情好转了。
事实上,爬起来再运动一两天这个脱落马上会加重,所以,一旦视网膜脱落,靠休息是不可能恢复的。
视网膜脱落是由裂孔形成,封闭裂孔是较好办法,也只有手术这个诊治方案。
视网膜开始出现裂孔到完整脱落,这个时间段有多长?
这个要看玻璃体牵拉的状态以及裂孔的大小,甚至裂孔的位置不一样,时间段也不一样。
如果是早期,视网膜已经产生了裂孔、但还没脱落时,可以采取激光诊治;但一旦视网膜脱落以后,必须要进行手术。
激光诊治的原理是什么?是用激光把裂孔愈合上吗?
是的,激光诊治相当于把视网膜的内层跟外层粘合上。打激光以后,组织会产生反应,反应后两层粘上了;或是在没脱落的时候,把裂孔周围打一圈激光,算再被牵拉,它对视网膜有一个保护,像堤坝一样保护起来,不导致视网膜脱落。
所以,及时发现和采取诊治措施重要。
有无一些预防的办法,让我们尽量远离视网膜脱落呢?
一,定期检查,比如中老年,发生飞蚊症时,应该主动到医院去检查;300度以上或度数更高的近视患者,也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。
二,避免剧烈运动,对抗性强的球类运动是忌讳的,还要避免一些重力的冲击,比如跳水、拳击等运动。
三,不提重物,以预防视网膜脱离。
四,用眼不易过度疲劳,以预防视网膜脱离。
五,预防近视眼的发生,以预防视网膜脱离。
六,防止眼外伤,以预防视网膜脱离。
七,对于刚出现的视网膜脱离,要注意卧位,多吃水果、蔬菜,清淡饮食,不嚼硬东西,保持大便通畅,网脱有的可复位。
八,网脱重者,必须手术,越早越好,只要发现上述网脱的症状,应即刻到医院检查,诊治。
温馨提醒: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,可以通过电话、网络、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,并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挂号,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! 请不要耽误,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,以便于早日恢复。